蒙古族长调民歌:宝音德力格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草原上 蒙古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宝音德力格尔

蒙古族长调民歌:宝音德力格尔

2024-07-01 2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53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上,宝音德力格尔获得了最高奖“优秀表演奖”,并受到周恩来同志的接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评论说:“宝音德力格尔的声音像金铃一般清脆。”随后,宝音德力格尔的歌声被录成唱片在电台播放,很快就传遍草原。1955年,宝音德力格尔参加了在波兰首都华沙举办的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她演唱的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令多位世界级音乐大师震惊,称她为“罕见的民间女高音”。她从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了金质奖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少数民族歌手荣获的首个国际金奖。这枚国际金奖,成为中国蒙古族民间音乐迈向世界的标志和开端。之后的日子里,宝音德力格尔等11人随中国艺术团首次赴前苏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慰问演出,把草原的歌声带到了世界各地。1956年1月,艺术团回到北京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从一个放羊娃到国际金奖获得者,再到有世界影响的歌唱家,宝音德力格尔实现了将蒙古族长调从草原唱到世界舞台的梦想。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曾高度评价道,“蒙古族长调歌王”哈扎布和“歌后”宝音德力格尔,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代蒙古族歌唱家,更重要的是,“他们把世代流传于民间的长调歌曲搬上了艺术舞台,使之得到继承和发展。他们在蒙古族长调歌曲的传承中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投身艺术教育

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专业化、系统化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1975年,宝音德力格尔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任民歌教师,为学生传授长调民歌。1979年,她被任命为内蒙古艺术学校副校长。从此,她一心扑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研究中,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教育事业的领军人物之一。当时,我国蒙古族民歌教育工作刚刚起步。在此后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宝音德力格尔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使蒙古族民族音乐教育逐渐专业化、系统化,并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从教的数十年间,每年暑假,宝音德力格尔都要深入草原,到一个个蒙古包内搜集民歌,经她亲手记录的民歌有十几本。她将这些民歌油印成册,使其成为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珍贵教材。1983年,她与辛沪光合作出版了《蒙古民歌丛书——呼伦贝尔卷》,为弘扬民族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2年,宝音德力格尔退休后回到家乡呼伦贝尔,出任呼伦贝尔学院客座教授,主持了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的专业教学,共培养了两届近百名学生。这种全国首个“由高等院校出面,以特殊优惠政策招收具有天分的学生,以突出特定地区的音乐风格,并以该风格的代表人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被专家们誉为“我国在普通高校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典范”。

2001年,在宝音德力格尔的支持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设立了蒙古族长调本科专业。在该校学习蒙古族长调的学生至今早已超过千人。

蒙古族长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进入本科高等教育的高层次发展阶段,与宝音德力格尔在民族音乐教育上的卓越贡献是分不开的。宝音德力格尔教授的众多学生,如今都已成为长调艺术事业的优秀后继者。

民族精神在歌声中代代相传

蒙古族长调民歌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在历史的传承中,由于蒙古高原自然环境的不同,以及各个部族在语言、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因而长调也形成了部落化、地区化、具有时代和个人特色的不同类型,它们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2006年起,宝音德力格尔的家乡——素有“巴尔虎长调之乡”美誉的新巴尔虎左旗,每年都会举办“宝音德力格尔杯”蒙古族长调大奖赛,以此选拔优秀的长调新秀。2007年,该旗被命名为“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并树立了标志碑,同时建立了“中国蒙古族长调民歌文化保护基地”。

2013年,宝音德力格尔获得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华非遗传承人薪传奖”。在她从艺62年、从教35年的历程中,宝音德力格尔除了自身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和广泛的影响力的同时,还积极为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她将蒙古族长调艺术引入了正规的音乐教育殿堂,将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民族音乐教育事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令人遗憾的是,2013年5月22日,宝音德力格尔在新巴尔虎左旗逝世,享年79岁,一代大师就此与我们永做长辞。

2022年9月3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艺术剧院和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聆听天籁之音,守护精神家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专场展演与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办。来自内蒙古全区七个盟市、15个旗县区的50多名长调、呼麦传承人参与展演,人员年龄范围涵盖5岁到75岁。学术研讨会于9月4日举行,来自全国部分高校、非遗保护机构、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专家及非遗传承人共计50余人参会。此次展演及研讨会对进一步推进长调民歌、呼麦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以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从遥远的历史接续到当今奋进的新时代,必将以其丰富的内涵、神奇的魅力唱响未来美好的生活,必将以独特的民族元素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向世界人民讲好民族故事,中国故事。

非遗知识大学堂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duu)为“歌”之意。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

长调民歌所包含的题材与蒙古族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它是蒙古族全部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等活动中必唱的歌曲,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nug laa)”(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最具特色。

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民歌的研究涉及到音乐学的诸多分支学科,对它的研究与保护实际上就是对历史悠久的草原文明与草原文化类型最强有力的传承与保护。

2005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章来源:“对外交流”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